北汽的戰略轉型能否成功,歸根到底,檢驗的標準就是我們能否建立起真正的自主創新能力,是否能夠推出真正符合市場需求、真正具備核心競爭力的汽車產品。因此,創新既是實現轉型的目標,又是我們推動轉型的手段。我們每個業務板塊,都要依靠創新驅動發展,使北汽真正嬗變成一個創新型企業。
——北汽集團董事長
2016年,北汽集團取得“十三五”良好開局,自主品牌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智能化前瞻科技等方面均取得新突破。成績背后,自主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是北汽集團迅猛發展的不竭動力。北汽集團以打造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車、新能源汽車為核心,堅持把加強自主創新和技術進步作為企業發展的關鍵,圍繞能力建設苦練內功,建立起了從研發、采購、制造、質量到銷售、售后服務、品牌、IT等完整的生產經營體系,形成了由一個研發基地、五大研發平臺、七個設計中心以及各級企業研究院所組成的北汽自主研發體系,集團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加速跨越自主2.0時代
在中國各大汽車企業中,北汽集團的自主品牌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以收購薩博核心知識產權為起點,北汽自主品牌以短短六年時間,跨越了1.0時代,完成了第一輪產品布局,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
2007年“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成立,2013年10月,組織機構整合,成立“北汽股份汽車研究院”,專注自主品牌乘用車研發。北汽股份汽車研究院成立以來,完成了對引進的薩博技術、標準、規范進行轉化吸收和再升華。
2015年以來,紳寶X65、X25、X55、X35等車型密集上市,紳寶X25月銷多月破萬,紳寶X55、X35一路攀升。以2016年北京汽車自主品牌第100萬輛整車下線為標志,北汽自主研發進入2.0時代。
自主2.0時代的核心就是圍繞客戶價值進行開發。為了更好地提升產品與需求之間的契合度,助力自主品牌快速發展,2015年7月以來,北汽股份汽車研究院在VoC(Voice of Customers)方面持續加大投入,研究用戶需求,把用戶需求轉化融入到產品開發全過程中去,打造更高技術含量,更貼近市場,更貼近用戶需求的產品,更加注重消費者比較看重的顏值、品質、性能等方面要求。
軍民結合 傳承越野之魂
在北汽自主品牌中,北京(BJ)越野系列車型是具有差異化優勢的“殺手锏”產品。為了能夠集中力量加強在越野車產品方面的研發,北汽集團在2013年成立了北汽集團越野車研究院。目前隸屬于北汽集團的越野車研究院已擁有1000余人專注于越野車的專業化人員與研發體系,是國內研發實力最強、專業化、系統化能力最強的越野車專業團隊。
越野車研究院專注越野技術研發,成功塑造了北京(BJ)品牌DNA。從早期的“教父級”車型BJ212系列,到老款勇士,再到勇士改進型(BJ80),北京汽車在軍用越野車領域擁有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力。從1984年開始,北京汽車軍用越野車亮相了歷屆“大閱兵”,參與見證了一個個重要的歷史時刻,并成就了北京汽車“越野世家”的美譽。
2016年6月24日,北京汽車越野車分公司首次向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交裝北京汽車勇士改進型軍車(BJ80)。這標志著北京(BJ)80產品已在全軍及武警系統全面使用。2016年11月4日,經過嚴格篩選,BJ80J成為聯合國執行維和任務專用車之一。2016年12月10日,北汽提前交付并通過軍方驗收。作為第一筆海外訂單,維和版BJ80J順利交付,標志著北汽越野車憑借硬朗的造型、強勁的動力、極致的越野性能正式亮相國際舞臺,北汽越野車用實力又創造了一個記錄。
以軍工品質打造民用精品,越野車研究院根據北汽集團整體發展戰略部署,走出了一條軍工耐久品質應用于民用越野車之路。2016年4月23日北京(BJ)80C、北京(BJ)40L、2016款北京(BJ)40共13款車型震撼上市,標志著北京(BJ)品牌越野車改變以往“單兵作戰”局面,實現“軍團出擊”。
“五國七地” 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
作為中國汽車行業中較早布局新能源汽車領域的企業,北汽集團憑借自主研發能力的不斷提升,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將“先發優勢”轉化為“領先優勢”。 在2016年初的“衛藍之夜”盛典上,北汽新能源正式發布“十三五”戰略規劃,致力于成為世界級的科技創新中心與新能源汽車企業,而全球性研發布局與技術創新,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正向研發體系,是實現這一宏偉目標的重要基石。
作為北汽新能源核心研發部門,成立6年的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是亞洲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研發中心,吸引了大量來自博世、西門子等世界頂級研發團隊的骨干人才。通過全球優勢技術資源的協同整合與自主研發創新持續發力,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率先建立國內領先的新能源電控系統開發與測試體系,并引領全球純電動車技術集成化、智能化、輕量化的前瞻趨勢。
2016年9月,北汽新能源日本東京和意大利都靈的兩大海外研發中心啟動建設,這是繼美國硅谷、德國亞琛、美國底特律、西班牙巴塞羅那、德國德累斯頓后,隸屬于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的全球第六家和第七家海外研發中心,標志著五國七地的全球性研發布局的初步成型,在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正向研發體系構建方面,再邁出里程碑式的一步。
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憑借國際化的研發實力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2016年北京車展期間,北汽新能源發布了未來十年的技術規劃——“蜂鳥計劃”。作為北汽新能源引領行業未來的技術戰略,“蜂鳥計劃”涵蓋了e-Motion Design(情感化設計)、e-Motion Drive(超級電驅技術)、LighTech(超級輕量化技術)、i-Link(超級智能網聯技術)。2016年8月,北汽新能源全新生態品牌ARCFOX發布。11月,首款正向開發、全新平臺純電動“國民車”——北京·EC180正式投產;接受客戶私人定制、超輕量化設計的 ARCFOX-1 進入量產準備,概念版亮相廣州車展,北汽新能源打出組合拳,通過技術+產品整體戰略的完善,引領新能源汽車產業再升級。
探索前瞻科技 創新驅動轉型
未來科技迅猛發展,以智能駕駛技術為代表的前瞻技術領域正在成為汽車企業角逐的焦點之一。2015年8月北汽集團正式組建了北京汽車研究總院新技術研究院,專項致力于智能化、電動化、輕量化、互聯網化等前瞻性汽車領域的深入研發。這也是北汽集團開始發力未來新技術的競爭和突破,是北汽集團戰略轉型的新布局。
目前,新技術研究院已解決了無人駕駛技術關鍵的難點。2016年4月,北京車展期間,北汽集團成為第一個把無人駕駛汽車動態體驗項目搬上國際大型車展的企業。10月,北汽無人駕駛汽車在遼寧盤錦紅海灘景區正式投入商用化運營。北汽對無人駕駛技術的探索走在了行業前端。
未來,新技術研究院將以智能網聯化、輕量化等前瞻技術為核心,突破和掌握智能網聯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輕量化等關鍵核心技術。
在北汽集團由傳統制造型企業向制造服務型和創新型企業轉型過程中,創新既是實現轉型的目標,又是推動轉型的手段。北汽集團董事長指出:“在技術創新上,我們要堅持傳統技術升級和前瞻技術應用雙管齊下,各整車院和新技術研究院要科學分工、密切配合,共同肩負起技術創新的重任。”
建議反饋 您的每一條建議聲音,我們都認真對待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