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企业理念 > 「imtoken钱包最新版本下载」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谈汽车缺芯:2022年底前恐难缓解

「imtoken钱包最新版本下载」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旭谈汽车缺芯:2022年底前恐难缓解

imtoken官网下载 企业理念 2023-05-19 13:28

全球汽车缺“芯”仍在蔓延,全球汽车芯片短缺何时能缓解,英特尔如何布局汽车芯片,现在的各企业的倾力“投芯”会不会造成未来的“芯片过剩”,英特尔公司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杨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回应了这一系列问题,杨旭认为汽车缺芯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总量很大,汽车芯片这种类很多,碎片化严重,一辆汽车大约需要100多颗芯片,一旦一个环节停工,就会严重影响后续芯片的产能。
汽车缺芯仍会继续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面临缺芯严重,汽车行业业内人士曾表示,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汽车行业对于疫情发生错误预估了产能,导致芯片制造厂将更多的产能分配给了消费电子与其他行业。
杨旭本人学汽车专业,又从事半导体行业多年,所以深知汽车芯片行业的门道。杨旭认为,目前芯片短缺问题最严重的是在工业控制类芯片,比如汽车领域运用的,因为总量很大,产品类别非常多,而且互相之间不能兼容,碎片化严重。现在一辆汽车要大约100多颗芯片,如果是全电子控制的汽车类似特斯拉,还会需要更多。一旦一个环节停工,就会严重影响后续芯片的产能。
杨旭认为,汽车行业缺芯的另外一个原因与疫情发生加速了全球数字经济爆发式增长,推动了对芯片需求的大幅上涨有关。进一步印证了汽车行业人士对于汽车缺“芯”原因的分析,汽车行业错误预估需求,芯片供应商必然会把更多的产能计划分配给大幅增长的在线办公、消费电子等其他领域。
目前各个芯片巨头都纷纷增资建线扩,为缓解汽车缺芯,英特尔宣布投资200亿美元建新的晶圆厂,不过英特尔也表示,由于需求飙升和生产能力有限,半导体企业可以采取某些短期措施来缓解部分危机,但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则需要更长时间,毕竟增加产能,投资建厂需要时间。
杨旭认为,预期到2022年底芯片供应还会很紧张。
扩产能需预留一些空间
半导体产业投资建厂需要时间,但如果后续一下子产能超得太多了,就有可能在未来出现产能过剩,杨旭表示:“现在断货比较厉害,如果说一下子产能超的太多了,需求又跟不上,数字经济过渡放缓,中间就有一个缺口,就会有过剩的问题。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小心。”
英特尔在半导体行业多年,经历过无数次的半导体产业波峰波谷的震荡,深知其中的平衡术,杨旭认为,无论什么的时候,都需要研究产业规律,研究每个国家数字经济情况,对各种电子产品、电脑、数据中心的设备需求量进行估计,再留下一些空间。“永远不会百分之百的准确,但是一定是寻求一个很容忍的临界点。如果说过了很多,就会伤害到很多企业,很多企业就会被产能过剩拖垮。”
不久前英特尔宣布200亿美元投资建新的晶圆厂,并表示未来还将在全球建更多的新制造工厂。那么英特尔现在增资建厂,是否会担心未来会遭遇过剩的问题?
杨旭坦言,英特尔也一定会担心,任何产品研发和投入的回报都需要经过市场的验证,都需要尊重自然规律,优胜劣汰。“有的时候你在PPT上看到的东西,最后出来的产品不一定就是这个东西,而且市场上验证出来也不一定就是这样的,所以产品都有市场验证的问题。”
所以一定要深度研究产业规律,一定要动态看问题。一切东西都要放到市场进行验证,能否成功的关键是要看技术是否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而且一个技术要完全满足需求,需要是要多个互补,更多的组合。
重构供应链需符合产业规律
因为疫情的发生,很多国家、很多企业都在进行供应链的重构,杨旭对此的观点是,必须要符合产业规律。制造供应链最大的特征是永远去成本最低的地方,如果没有成本优势,通过政府激励等方式来转移全球供应链,成本很高,这样很难维持。
特别是经过疫情之后,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很脆弱,“谁能拿出这么大的资金来重复投资?”杨旭说,中国的优势在于几十年来一直不断做正确的事,以很大的政策力度和规模持续投资,特别是在基础设施领域,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这是个良性循环。
经济的发展、供应链的重构都需要引擎,杨旭表示,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单一国家消费市场是中国和美国。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了一个双引擎发动机的时代,一个单引擎发动机拉不动了。消费市场既是创造的驱动力也供应链重构的引擎,因为产品的研发、生产、制造都会围绕消费,围绕需求,当研发、生产、制造都围绕着需求市场,很自然的供应链就会围绕其进行完善

标签: